你我齐参与,共防登革热
发布日期:2018-09-05 作者: 来源:门诊部门户网站点击数:229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通过带有登革热病毒的蚊子叮咬传染给人类。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登革热。广东省全年都有伊蚊生长,其中5-10月份密度最高。因此,我省登革热发病高峰月份在8910月份。


传播登革病毒的“罪魁祸首”是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灭蚊防蚊是预防登革热最根本的措施。伊蚊有两个显著的习性:白天吸血和喜欢在小的积水中产卵孳生。如室内的瓶罐、花瓶、厨房及浴室的积水,室外的坑洼、树洞、竹筒等积水处,都是蚊子孳生繁殖的温床。雌蚊喜吸人血,吸血高峰在日落前两小时(约为下午五、六时),及早上八、九时。室外及室内皆可叮咬人。感染登革热病毒后,大部分人不发病,称为隐性感染者,但同样能通过伊蚊将病毒传给其他人。各种年龄组的人都可感染发病,一家人可同时发病。


登革热是一种可防可治的传染病。如果你有以下情况及症状,请及时到医院就诊或咨询社区医生

1.居住社区近期出现登革热病例,或者15天内到过登革热流行的地区旅游;

2.15天内有“花斑蚊”叮咬史;

3.出现发热、头痛、骨痛、全身疲乏等症状。


预防登革热措施

1.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卫生。清除杂物和清理卫生死角,翻盆倒罐清除积水,清室内外积水容器、花盆、胶罐,防止蚊虫孳生。室内水养植物3-5天清洗、换水一次。

2.配合学校做好宿舍内灭蚊工作

3.防止被蚊子叮咬使用驱蚊用具,房间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外出野外时穿着明亮色系的衣物,穿长裤长衫,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上蚊虫驱避药物。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公园、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