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疟疾
发布日期:2021-02-23 作者: 来源:门诊部门户网站点击数:409

    疟疾是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近几年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疟疾发病在局部地区呈上升趋势,加强疟疾防治、防止其卷土重来具重要意义。2007年5月,第六十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决议,决定从2008年起将每年4月25日或个别成员国决定的一日或数日作为“世界疟疾日”。我国结合实际情况,决定将每年4月26日定为“全国疟疾日”。
    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引起疟疾的病原体是疟原虫,疟原虫是一种很小的寄生虫,由蚊子传播,当蚊子咬人吸血时,把疟原虫带入人体血液,引起传播流行。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共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在我国主要是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其他二种少见,近年偶见国外输入的一些病例。不同的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及卵圆疟。本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
    一、疟疾的传染源
    疟疾患者和无症状带疟原虫者。
    二、疟疾的传播途径
    疟疾的传播媒介是按蚊。按蚊叮刺吸人患者或带虫者的血后,再叮刺吸人正常人的血时,就将疟原虫传给后者。
    疟疾的流行与当地的温度、雨量是否适合蚊虫和疟原虫的发育、繁殖关系密切。疟疾流行的季节往往气候温暧、雨量较多,蚊虫能大量繁殖。
    三、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疟疾普遍易感。感染后虽有一定免疫力,但不持久。各型疟疾之间亦无交叉免疫性。
    非疟疾流行区的人对疟疾抵抗力弱,当进人流行区时易感染疟疾。流行区的患者或带虫者进人非流行区时易传播疟疾。所以,人口流动容易造成疟疾的传播。
    四、疟疾的临床表现
    1、潜伏期
    从人体感染疟原虫到发病称潜伏期。潜伏期一般间日疟、卵形疟14天,恶性疟12天,三日疟30天。感染原虫量、株的不一,人体免疫力的差异,感染方式的不同均可造成不同的潜伏期。
    2、临床表现
    疟疾的典型症状为突发的寒战高热。寒战持续约10分钟至两小时,同时伴体温迅速上升,可达40℃以上, 全身酸痛乏力,但神志清楚,无明显中毒症状。发热2-6小时后,开始大汗,体温骤降,自觉明显缓解,仍感明显乏力。持续1-2小时后进入间歇期。间日疟和卵形疟间歇期为48小时,三日疟为72小时。恶性疟发热无规律,一般无明显间隙。
    反复疟疾发作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及脾脏肿大。
    五、疟疾的诊断
    1.流行病学
    有在疟疾流行区居住或旅行史,近年有疟疾发作史或近期曾接受过输血的发热患者都应被怀疑。
    2、临床表现
    典型疟疾的临床表现是间歇性寒战、高热与大量出汗。
    3、实验室检查
    疟疾诊断的确立有赖于厚或薄血涂片染色后直接镜检疟原虫。
    六、预防和控制疟疾
    1.患了疟疾,应及时治疗,常用药物有氯喹和伯氨喹。此外,亦可以用药物来预防疟疾。常用来预防疟疾的药物有乙胺嘧啶等,一般每星期吃药一次就可以达到预防的目的,但是需要经常服用。
    2.除了药物预防外,关键是要做好防蚊、灭蚊。应清除垃圾、杂草、填平污水坑;宿舍要挂好门帘、窗纱、晚上睡觉时放下蚊帐;可喷洒灭蚊灵,也可点蚊香、灭蚊片等。
    3.由于疟疾的传染来源主要是患疟疾的病人和带虫的人,故要积极治疗疟疾病人和带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