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校区防虫蛇指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预防保健与健康教育

三水校区防虫蛇指引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03日作者:来源:门诊部门户网站点击数:482
作者:   来源:   时间:2013-9-18 15:10:10   浏览:108次

  夏秋季节温湿天气持续,加上校区内林木繁盛,蛇虫活动频繁,提醒师生员工在校内或草木繁茂地方注意提防虫蛇伤害,做好自我防护。以下提防蛇虫伤害与基本处理方法,仅供参考,凡被虫蛇伤害后情况加重必须尽快到医院就诊。
  
【蚂蚁叮咬】
  比较常见且对人体危害比较大的是红火蚁,体型相比普通蚂蚁大一倍左右,爬行速度相对较快。 
火蚁 (Fire ant) 的名称便是在描述被其叮咬后如火灼伤般疼痛感,其后会出现如灼伤般的水泡。入侵红火蚁蚁巢在受到外力干扰骚动时极具攻击性,因此入侵者往往会遭受大量的火蚁以螫针叮咬,大量酸性毒液的注入,除立即产生破坏性的伤害与剧痛外,毒液中的毒蛋白往往会造成被攻击者产生过敏,若脓泡破掉,则常常容易引起细菌的二次性感染。
危害特征
  红火蚁主要以螯针叮蜇和口器咬伤方式,危害植物、动物、人体。人体被其叮蜇后会有火灼般疼痛,其后患处会出现水泡,8 h~24 h后水泡可能会化脓形成脓疱。若脓疱破掉,则容易引起二次感染。如敏感体质人群遭受红火蚁叮蜇,红火蚁注入体内的毒液可造成被攻击者过敏,并可能引起休克、甚至死亡。
处理方法
  若遭火蚁叮咬,应立即冰敷患部,并以肥皂与清水清洗;其次可局部涂含类固醇的药膏,要忍耐局部不适,不可伸手抓揉被叮咬处,以免将脓包弄破;最后若患有过敏病史或被叮咬后产生全身性搔痒、荨麻疹、脸部燥红肿涨、呼吸困难、胸痛、心跳加快等,就应该迅速就医。

【蜜蜂或马蜂螫伤】
  蜜蜂或马蜂在不受到攻击的情况下,是不会主动去伤害他人的。蜜蜂或马蜂螫伤后可按如下方法处理: 
    1.仔钿检查伤处,若皮内留有毒刺,应先将它拔除。
    2.因蜜蜂马蜂毒液是酸性的,故可选用肥皂水或3%氨水,5%碳酸氢纳液涂伤口中和毒液,减轻症状。
    3.初步处理后,可用南通蛇药(季德肚蛇药)用温水溶化后涂于伤口周围;或用紫金绽或六神丸等药研末湿敷患处,有解毒,止痛,消肿之功效。
    4.被蜂蜇伤二十分钟后无症状者可以放心。如出现胸闷与呼吸不畅等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蛇咬伤】

野外防蛇:
  1.除眼睛蛇外,蛇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我们没有发现它而过分逼近蛇体,或无意踩到蛇体时,它才咬人。如果遇到蛇,如果它不向你主动进攻,千万不要惊扰它,尤其不要振动地面,最好让其逃遁,或者等他人来协助。         2.蛇是变温动物,气温达到18度以上才出来活动。在南方通常5-10月分是蛇伤发病高期。特别是在闷热欲雨或雨后初晴时蛇经常出洞活动。雨前雨后、洪水过后的时间内要特别注意防蛇。    
    3.蛇类的昼夜活动有一定规律。眼镜蛇,眼镜王蛇白天活动,银环蛇晚上活动,蝮蛇白天晚上都有活动。蛇伤主要集中在白天9-15时,晚上18-22时。此外蝮蛇对热源很敏感,有扑火习惯,所以夜间行路用明火照亮时,要防避毒蛇咬伤。
  4.穿高帮鞋(皮靴),穿着长衣长裤,戴帽、扣紧衣领、袖口、裤口。    
    5.尽量避免在草丛里行军或休息,如果迫不得已,要注意打草惊蛇
  6.尽量避免抓着树枝借力,在伐取灌木、采摘水果前要小心观察,一些蛇类经常栖于树木之上。翻转石块或圆木以及掘坑挖洞时使用木棒,不可徒手进行这类活动。    
    7.如果与毒蛇不期而遇,保持镇定安静,不要突然移动,不要向其发起攻击。应远道绕行,若被蛇追逐时,应向山坡跑,或忽左忽右地转弯跑,切勿直跑或直向下坡跑。    
    8.把手上的物品扔向另一边转移蛇注意力,或把衣服朝它扔过去蒙住它,然后跑开。
  9.如果迫不得已要杀死毒蛇,可取一根长棒,要具有良好的弹性,快速劈向其后脑。

校区环境防蛇
  1.避免在蛇鼠洞多、乱石堆或灌木从中活动。校区周围的杂草应铲除干净,另外,一条较深的排水沟也能较好的防止蛇虫的入侵。    2.在校区周围撒上下列物品的一种或数种:雄黄、石 灰粉、草木灰、水浸湿了的烟叶。    3.户外露营可用树枝、树叶或细竹垫铺,尽量不要用杂草。临睡前要先在地上敲打,清除爬上的昆虫。醒来时,应首先仔细的察看身体周围,否则附近若有蛇或昆虫会被突然的活动惊动。    4.注意保持校区的环境清洁,垃圾必须及时清理。因为垃圾可能会把老鼠引来,老鼠又会把蛇引来。注意不要用火烧鱼骨头,这种气味也会把蛇引来。

初步判断有毒还是无毒
  对蛇伤应该分清是无毒蛇咬伤还是毒蛇咬伤。在不能确定为何种蛇咬伤的情况下,不能以为无明显症状就判断是无毒蛇。在多数情况下伤口可能模糊不清,在分不清是有毒蛇还是无毒蛇咬伤的情况下,应按毒蛇咬伤处理。无毒蛇咬伤常见四排细小的牙痕,毒蛇咬伤通常见一个或两个或三个比较大而深的牙痕,有的毒蛇有两排毒牙。

处置方法
  1.毒蛇咬伤后伤口剧痛发肿,必须赶快到医院打血清。除在野外紧急处理外,有条件的,应尽早将病人送往医院治疗。如有可能记下蛇的品种(或打死后随身携带)将有利于医生更好地采取治疗方案。
  2.看伤口,毒蛇咬人有可能把牙断在你肉里,把它拔出来。
  3.烧灼:被蛇咬伤后立即用火柴头5-7枝烧灼伤口,以破坏局部的蛇毒。
  4.冲洗:蛇毒在1-3分钟内是不会蔓延,这时挤出或冲洗蛇毒,可以有效排除大部分蛇毒。立即冲洗用双氧水或0.1%高锰酸钾,盐水或冷开水、肥皂、尿,最好将伤肢置于4~7℃冰水中(冷水内放入冰块),在伤处周围放置碎冰维持24小时,亦可喷氯乙烷(降温时注意全身保暖)。切记:千万不要在伤口处涂酒精。 
  5.扎结肢体:在近心端,用绑带像打绑腿一样螺旋型大面积紧缚肢体,延缓毒液蔓延。譬如脚踝被咬,就在膝盖下包扎。蛇毒是通过静脉传递的,静脉分布在人体表。用粗布条大面积压迫体表的静脉,可以有效防治蛇毒蔓延,同时又不会因为局部扎结过紧而阻断血液流通。这样可以尽可能阻止毒液的扩散,防止毒素进入淋巴系统。结扎之后,赶紧赴医治疗,急救处理结束后,一般不要超过2小时。没有绑带时,也可用绳子、布带、鞋带、稻草等,在伤口靠近心脏上端5~10厘米处作环形结扎,不要太紧也不要太松。结扎要迅速,在咬伤后2~5分钟内完成,此后每隔15分钟放松1~2分钟,以免肢体因血液循环受阻而坏死。到邻近的医院注射抗毒血清后,方可去掉结扎。
   6.扩创排毒:经过冲洗处理后,用消毒过的小刀划破两个牙痕间的皮肤,同时在伤口附近的皮肤上,用小刀挑破米粒大小皮肤伤口数处,不断挤压伤口,这样可使毒液外流。但被尖吻蝮蛇(五步蛇)和烙铁头蛇或蝰蛇咬伤不要作刀刺排毒,因为它们的蛇毒中有一种溶血酶,反而导致伤口流血过多。
   7.针刺或拔火罐:但对于血循毒(如蝰蛇、铬铁头、竹叶青、五步蛇)蛇伤患者,不宜针刺或拔火罐,以免伤口流血不止。如伤口周围肿胀过甚时,可在肿胀处下端每隔1~2寸处,用消毒钝头粗针平刺直入2公分;如手足部肿胀时,上肢者穿刺八邪穴(四个手指指缝之间),下肢者穿刺八风穴(四个足趾趾缝之间),以排除毒液,加速退肿。针刺排毒。
   8.如引发中风应积极治疗,同样在必要时应进行人工呼吸,时刻关注患者的呼吸情况。银环蛇、金环蛇咬伤后昏迷的重病人可采取人工呼吸维持。
   9.解毒药的应用:被毒蛇咬伤后应尽早用药,南通蛇药(季德蛇药)、上海蛇药、新鲜半边莲(蛇疔草)、内服半边莲,半边莲和雄黄一起捣烂,制成浆状外敷,每日换一次。别以为有药就没事了,药只能缓解,赶快找医院去。
   10.做好这些后还要避免剧烈走动或活动,保持受伤部位下垂,相对固定。如条件许可应由他人运送。运送伤员到医院的路上,伤员尽量少活动,减少血液的循环,注意保暖。
   11.无毒蛇咬后无须特殊处理,只需对伤口清洗、止血,去医院注射破伤风针即可。
 

(广东财经大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