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是指对运动中突然发生的严重损伤,进行急救、初步和临时性处理,以减轻患者痛苦,预防并发症,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这对保护患者生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急救要分工明确,判断正确,在多种损伤中,找出主要矛盾进行急救,如出血时,首先止血。休克时,首先抗休克。急救时必须争分夺秒,当机立断,切勿犹豫,延误时机。
1.止血法
遵循“大米原则(RICE)”
有个“大米原则(RICE)”,是专门针对运动损伤的处理。如果伤势不严重,可自行参照这个原则处理,如仍然无法痊愈,则一定要看医生。
“大米原则”包括下面四个步骤:
R代表Rest(休息),要求运动员停止受伤部位的运动,好好休息可以促进较快的复原;
I代表Ice(冰敷),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冰敷袋置于受伤部位,受伤后48小时内,每隔2~3小时冰敷20~30分钟,冰敷时皮肤的感觉有四个阶段:冷→疼痛→灼热→麻木,当变成麻木时就可以移开冰敷袋;冰敷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降低组织温度,抑制神经感觉,从而止血、止痛、减轻局部肿胀。常用于闭合性组织损伤。
C代表Compression(压迫),可以用手指直接敷上消毒纱巾压出血部位,或用指腹压出血动脉近心端搏动的血管处,如能压在相应的骨头上更好,以阻断血液,达到止血目的。有条件者可以用弹性绷带包扎于受伤部位,如足、踝、膝、大腿等部位,来减少内部出血;
E代表Elevation(抬高),抬高伤部加上冰敷与压迫,减少血液循环至伤部,避免肿胀。伤处应高于心脏部位,且尽可能在伤后24小时内一直抬高伤部。当怀疑有骨折时,应先固定在夹板后再抬高。
2.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1)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使患者仰卧、头部后仰、托起下颌、捏住患者鼻孔,压住食道管,防止空气吹入胃中,急救者深吸一口气,两口相对,将大口气吹入患者口中,吹气后将捏住鼻子的手放开,如此反复进行。吹气频率每分钟约16-18次,直到患者自主恢复呼吸为止。
(2)胸外心脏按压
胸外心脏按压
使伤者仰卧,急救者两手上下重叠,将掌根置于患者的胸骨中、下三分之一处,借助于体重和肩臂力量,均匀而有节奏地向下施压,将胸壁下压3-4cm,然后迅速地将手松开,胸壁自然弹回,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以60-80次的节律进行,直到恢复心脏跳动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