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雨水多,气温变化大,近期我校发热病例增多,并有散发水痘病例发生,门诊部提醒我校师生,注意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隔离期不少于病后两周,接触者观察期24天。
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易感人群: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隔离期停药热退之后2天,接触者观察期4天。
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
【麻疹】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
主要症状:麻疹的潜伏期为10-11天,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内皮疹遍及全身,随后疹退,脱屑。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婴幼儿,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
隔离期出疹后5天,接触者观察期21天。
接种麻疹疫苗,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以上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教室、宿舍必须要每天通风、保持空气流动。勤洗、勤晒衣服、被褥。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
3、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注意气候变化,加减衣物。均衡饮食,少食辛辣,多喝水。
4、疫情期间,减少外出,不参加大型聚会。接种预防性疫苗,避免传染病的发生。
5、各班、宿舍加强晨检。出现发热等不适,及时就医,并上报辅导员。
6、传染病病人要按要求隔离治疗,凭诊断证明恢复上课。
【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
传播途径;通过蚊虫叮咬在人群中传播。
主要症状;登革热的潜伏期是3-14天,即病人一般在蚊虫叮咬后3-14天内发病。高烧:一般持续3-7天,体温可达到39℃以上。三痛:主要为剧烈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疼痛,尤其是骨关节疼痛剧烈,似骨折样,严重影响活动。皮肤有皮疹。
预防登革热健康提醒:
1、登革热流行期间,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
2、如果房间没有空调设备,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
3、遵照灭蚊药包装指示定时灭蚊。
4、避免在“花斑纹”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5、清除房间、阳台杂物,防止积水,消除伊蚊孳生地。
6、尽量避免用清水养殖水生植物。如养殖要1-3天换水一次,换水时冲洗根部。
7、出现不适及时就医,有疫情发生及时上报辅导员和门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