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预防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预防保健与健康教育

手足口病的预防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15日作者:预防保健科来源:门诊部门户网站点击数:328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

    该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该病主要通过患者的粪便、唾液、咽部分泌物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穿破的水泡亦会传播病毒,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的粪便在数周内仍具传染性。虽然手足口病目前还没有疫苗,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

       1、饭前、便后勤洗手,搞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把好病从口入关。

    2、要做好晨检,及时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两周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

    3、患者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包好丢到垃圾箱,粪便等排泄物应进行消毒。

    4、患者接触过的个人物品可以通过暴晒、煮沸、消毒液擦拭等方法消毒。教室、宿舍保持通风换气。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公用教具、电脑键盘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5、患病后立即进行隔离,症状消失十天后才能解除隔离。

    6、生疫情单位应尽量减少集体活动。

 

                                        门诊部

                                   2016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