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也称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也能感染人类。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最近报道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
潜伏期目前估计在7天以内,一般为1~3天。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禽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禽和带毒禽。禽流感病毒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传染给人。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途径主要是接触感染。如果直接接触带有相当数量病毒的物品,如家禽的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也可经过眼结膜和破损皮肤引起感染。
禽流感预防:
(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加强锻炼。尤其在接触禽畜后及时彻底洗手。
(2)尽可能减少与禽畜不必要的接触,特别注意尽量避免接触病死禽畜。食用禽肉蛋时要充分煮熟。
(3)生熟食物要分开处理,当手部有破损处理肉类时,建议戴手套;
(4)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时,应戴上口罩。
(5)如果病情加重应佩戴口罩及时到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并向辅导员汇报。就诊中告之医生近7天有无禽类接触,以及去过禽流感疫区。
(6)外出踏青时,应尽量避免接触野生禽鸟或进入野禽栖息地。
(7)应尽量减少去空气不流通和人群拥挤的场所。
饮食保健:
(1)主食类可以用五谷饭取代白米饭,因为全谷类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能增强免疫力,并加强免疫细胞的功能。
(2)每日多食用新鲜的深色蔬菜,如甜椒、番茄、红萝卜,以及绿花椰菜、芥蓝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其中所含的天然抗氧化剂,能对抗自由基的破坏。
(3) 菇类能增强免疫力,预防及对抗癌症,而且所含的丰富维生素B,还能舒缓压力;水果富含抗氧化作用的维生素,以及帮助肠道益菌生长的糖,都有增强身体免疫力的功能。
(4) 此外,每天至少饮1~2杯约240毫升的奶类,可适度选择低糖、低脂的优酪乳,不仅可以抑制肠道内坏菌的繁殖,还可促进胃肠蠕动,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增强免疫力的功能。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知识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由“诺如病毒”引发,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寒冷季节呈现高发。该病属于自限性疾病,一般2~3天即可恢复。
传播途径 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食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直接接触感染者,如照顾病人、与病人共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等均可感染诺如病毒。常在社区、学校、餐馆、医院、托儿所、孤老院及军队等处引起集体暴发。
临床表现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症状多表现为呕吐、腹泻。
预防
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剪指甲;进食或处理食物前,如厕后须用肥皂(或洗手液)及清水彻底洗净双手。
2.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减少到校外的餐厅就餐。
3.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监管。严禁有腹泻、呕吐等胃肠不适症状者带病上岗。
4.使用正规单位供应的桶装水。不喝生水。
5.如果出现呕吐、腹泻症状,应及时就医,不得带病上班(课)。
6.做到疫情早发现、早报告。落实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登记追踪制度,发现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病例异常增多时,立即报告辅导员。
7.在疫情流行期间,停止举办各种聚餐和集会等活动。
8.对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的吐泻物和污染过的物品、空气、饮用水、厕所等进行消毒。
门诊部
2017-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