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蚊灭蚊,预防登革热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预防保健与健康教育

防蚊灭蚊,预防登革热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02日作者:预防保健科来源:门诊部门户网站点击数:327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通过带有登革热病毒的蚊子叮咬传染给人类。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登革热。我省登革热发病高峰月份在8910月份。传播登革病毒的 “罪魁祸首”是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在广东分布广泛。灭蚊防蚊是预防登革热最根本的措施。伊蚊有两个显著的习性:白天吸血和喜欢在小的积水中产卵孳生。如室内的瓶罐、花瓶、厨房及浴室的积水,室外的坑洼、树洞、竹筒等积水处,都是蚊子孳生繁殖的温床。

  

登革热的症状:

1登革热的潜伏期是315天(通常为58天)。

2突发高热:一般持续3~5天,体温可达39℃以上。

3三痛:主要为剧烈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疼痛;

4三红: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皮疹:皮肤可有麻疹样、猩红热样、白斑样、荨麻疹样等皮疹。

5束臂试验阳性或淤点,皮肤、齿龈、鼻腔少量出血。

6其他症状:乏力以及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如何知道自己得了登革热?根据以下3个条件可作出初步判断

    1、生活在有登革热病例的地区,或者15天内到过登革热流行的地区旅游;

    2、发病前15天内有可疑蚊子叮咬史;

    3、出现发热、头痛、骨痛等登革热类似症状。怀疑自己或家人感染登革热时应该及时请教医生。

  

    预防登革热要采取什么方法?

    目前没有有效疫苗来预防登革热,预防登革热的最有效方法是“防蚊、灭蚊、清除蚊虫孳生地”。

    1、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卫生,清除积水,杜绝蚊虫孳生地。清除杂物和卫生死角,填平地面坑洼,翻盆倒罐,填堵竹、树洞。清除室内外积水容器、花盆、胶罐。对贮水容器、水井及贮水池加盖防蚊。室内水养植物35天清洗、换水一次,并在缸内放养食蚊鱼。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疏通、排除沟渠积水。

    2、灭蚊室外蚊虫大型孳生地要请除“四害”专业队进行广泛的药物喷洒。室内使用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并遵照包装指示使用适当的份量,喷杀的地方是房屋阴暗处,窗帘布、墙裙等。切勿向运作中的电器用品或火焰直接喷射杀虫剂,以免发生爆炸。     

    3、防止被蚊子叮咬使用驱蚊用具,房间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外出野外时穿着明亮色系的衣物,穿长裤长衫,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上蚊虫驱避药物。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公园、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